近两年,中国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我国入境游客流体量持续扩大,“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今年“五一”假期,在安徽宏村,很多外国游客专程来到“阿琳娜披萨咖啡店”打卡。他们手握一杯咖啡,与阿明夫妇拍照合影。
阿明是奥地利人,在来中国前,他在英国经营着一家物流公司。一直以来,阿明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痴迷于一些非遗技艺。2021年5月,在妻子黄琼的提议下,一家人来到宏村旅游,从那时起,阿明就萌生了留在宏村生活的念头。
“第一次到宏村,我就被这里的建筑和风景迷住了。有一种与我的故乡不同的美,让人震撼。”游玩结束后不久,阿明和黄琼便在宏村镇塔川村开起了民宿,此后他们又开了“阿琳娜披萨咖啡店”这家西餐厅。今年“五一”假期,阿明的两家店生意红火,得到不少外国游客的好评。
对于在阿尔卑斯山脚下长大的阿明来说,吸引他不远万里“扎根”异国他乡的,是这里青山绿水、田园美景间浓浓的“中国味”“安徽味”。
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宏村,是一座有着严谨规划的古村落,现今仍保留着当初的水系设计和多年延续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2000年,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阿明的民宿建筑主体是一处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徽州老宅,共有13间客房,内部增设了西方元素,欧洲风情的铸铁吊灯与徽州木雕花窗相映成趣,让这座民宿有了不一样的风情。
2023年,阿明夫妻俩在宏村开了“阿琳娜披萨咖啡店”。青砖黛瓦间,披萨和咖啡的香气混合着黄山毛峰的茶香,文化的相融似乎拉近了物理的距离。
近两年,中国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我国入境游客流体量持续扩大,“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随着来宏村的外国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工作之余,阿明免费帮助当地村干部和商户学习英语。“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外国游客来游玩,学会用不同的语言沟通很重要。”阿明说。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入境游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文化对话。“我们的目标是让安徽成为世界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会客厅。”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安徽省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8%、124.1%。
突尼斯小伙阿什拉夫痴迷于中国的陶瓷文化,在千年陶乡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他亲手体验古老的制陶技艺后感觉非常兴奋。
痘姆乡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21年,痘姆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潜山天柱陶瓷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
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龙窑”。“龙窑”,百米窑身半隐于地下,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如巨龙盘山而卧,甚是壮观。“我知道中国人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中国,龙代表着祥瑞与力量。”来自德国的克里斯托夫·盖特纳看到“龙窑”,不停地用手机拍照。
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程柏全介绍,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60万人次的参观考察。
从政策赋能到场景焕新,从服务提质到引起文化共鸣,安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精准的政策举措推进入境游高质量发展。
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办理专区、临时入境卡智能填报终端、随处可见的英文标识……走进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各种贴心服务让外籍旅客直呼“太方便了”。
2024年以来,黄山机场开通了7条国际航线,池州港迎来国际游轮停靠,黄山北站开通直达香港的高铁班次;全省34家离境退税商店、2万余家外卡受理商户织就“支付无忧网”;外语标识全覆盖,边检“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办结”。
英国小伙大卫·泰勒去过中国不少地方,但他说自己最爱安庆。青石板铺就的倒扒狮街、步行街边的黄梅戏会馆,常常让大卫·泰勒流连忘返。
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倒扒狮街,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安庆传统商业风貌,有“皖江第一街”的美誉。“这里的建筑,和我看到的中国古装电影中的建筑几乎一模一样。”大卫·泰勒兴奋地说。
即便听不懂黄梅戏的唱词,大卫·泰勒也常看得津津有味,在他看来,唱腔背后的文化魅力能跨越语言的障碍,直达内心深处。
记者了解到,为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新业态新场景,让更多外国游客感受并喜欢在中国旅游,安徽省还构建了“1+N”入境游政策体系,以《安徽省促进入境旅游工作实施意见》为纲领,配套航线拓展、支付便利、服务提升等30项细化措施,形成“省市联动、政企协同”的推进机制。